行政區 / 里別:
萬華區 / 騰雲里
位
置:
臺北市水源路199號
面
積:
246,958 平方公尺
建造時間:
1975 年
管理單位:
青年公園管理所
英文名稱:
Youth Park
開放時間:
全天
是否有無障礙出入口:
是
交通資訊:
公車路線:搭12、20、205、212、223、630、中山幹線、棕22、藍29至青年公園
青年公園為大臺北都會區綜合性開放公園,位於本市萬華區西側,東臨國興路、西頻青年路、南靠水源路、北向青年路,面積高達24.44公頃,其用地溯源於日據時代,原為練兵場後改為機場,因位於本市南端,並與北端松山機場南北相對,而稱為南機場,民國42年臺北鄉村俱樂部與國防部合作,成立臺北高爾夫球俱樂部,民國63年青年節,奉行政院指示由臺北市政府接管球場,改建為青年公園,同年10月正式接管,並於民國66年9月施建完工,成為臺北市民休閒活動的好去處。
園內設施完善,花木扶疏,景緻優美,運動設施有(售票)臨國興路設高爾夫球場一處,近水源路並設置泳池8座,公園面南側有網球場6面,泳池大樓內附設健身房,可供強身。免費使用之運動遊樂設施有籃球場、羽球場、棒球場、溜冰場、網球練習牆、野外運動場,分布園內各處。另園內並有盆栽館、閱覽室、視聽教室、露天音樂台、駐警室等社教服務設施以服務市民、遊客。
除了各項硬體服務設施外,公園景觀的規劃,綠化設施配置,植栽分布實為建構公園美化的主軸。 公園大門入口,正門花壇成放射狀配置,並植有蒔花,鮮豔美麗,其後側並植有灌木如杜鵑、狀元紅、變葉木、羅漢松、仙丹等灌木花卉,予人入園有繁花處處,五彩繽紛,美不勝收之感。
園內中央廣植草皮,碧草如茵,青翠整齊,四周並以榕樹對植形成濃蔭密布之綠蔭隧道,遠處眺望一片綠海,徜徉其間,猶如置身森林浴,身心俱得調劑,草坪區旁側並廣植有針葉樹林(南洋杉)晨間有眾多市民於該處運動,有益健康。草坪區後側有水道與園內東北側九曲橋相通。水塘兩側,遍植水生植物,其間並有噴泉處處,相互輝映,益盛景觀,另園內棒球場東側廣植楓樹,楓樹俱成齡,已成楓林,每於落葉時節,楓葉片片亦屬冬季景緻之一,另園內四周並植有杜鵑,春天開花時節,色彩奪目艷麗,增添公園美景。此外公園內均遍植喬、灌木、草皮並間有花壇佈置及園椅、亭榭、健康步道、雕塑等。園路寬坦,處處景點,允為大型綜合公園之佳作。
青年公園面積廣闊,設備多元且完善,提供了市民大眾休憩、運動、社教、復健功能,從少年到老年,無論殘障或健康者,都可盡情享用,公園要美除了營造美景之外,更須要結合市民大眾,來觀賞使用,疼惜愛護,一起享受市政建設的成果。
體健設施:
肋木架、水平吊梯、水泥圓柱體、雙槓、單槓、水平吊環、雙人大轉輪、雙人漫步器、腰背伸展器、伏地挺身、仰臥板、舉腿運動、仰臥舉腿、撐體運動、支撐前進、伸展運動、腹肌板、平衡木、迂迴運動、伏地挺身、俯前坐、直臂曲腿、曲膝運動、上下階梯運動、仰臥起坐、腿部伸展、腿後肌伸展、直臂曲腿壓腿拉筋、肩關節康復器
遊樂設施:
目前無資料
服務設施:
閱覽室、音樂臺、哺乳室、廁所(含親子廁所、無障礙廁所)、洗手台、直飲台、涼亭
古蹟設施:
目前無資料
空間面積:125,796
容納人數:31,449
安置登記站個數:
醫護站個數:1
播音站個數:1
物資管理站個:1
器材倉庫個數:1
指揮中心個數:1
伙食區個數:1
帳篷區個數:1
沐浴區個數:1
曬衣場個數:1
公共廁所個數:5
垃圾場個數:1
公用電話個數:7
消防蓄水設施個數:1
消防栓個數:16
自來水取水站個數:1
維生貯水槽個數:1
臨時廁所設置區個數:1
週邊醫院資源:西園醫院、聯合醫院和平、婦幼院區
週邊消防資源:雙園分隊
週邊警政資源:萬華分局
原本即為防災公園,擁有廣大的水域、眾多喬木與0.88公頃與大面積草地大面積草地,園區中鳥類多種包括鳳頭蒼鷹、松雀鷹、夜鷺、紅冠水雞、白腹秧雞、翠鳥、黑冠麻鷺、粉鳥、斑鳩等、巴西烏龜; 哺乳類有赤腹松鼠等;喬木71種3000餘株;受保護老樹50餘株;水生植物約20餘種,生態相當豐富。
生態公園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