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產地:赤道附近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
咖啡樹很容易受到霜害,生育期間喜好溫暖,成熟與收穫期間需要較為乾燥的天氣,一般生長溫度於16℃∼28℃之間,若持續高溫則會造成樹葉的傷害,適當的遮陰、日夜溫差大的環境,可促進其生長,故於臺灣仍以涼爽通風山區栽培居多。其根部對氧的需求量很大,排水不良及黏質土壤都不適合,栽培土壤以富含有機質肥沃壤土為宜,喜好偏酸性之土壤。咖啡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、嫁接及扦插。
型態:小喬木
咖啡分為三原種系統,有阿拉比卡咖啡(Arabica coffee)、羅布斯塔咖啡(Robusta coffee)以及賴比瑞亞咖啡 (Liberia coffee) 三種,樹高可達10公尺以上,但是為了採收方便,通常樹高在兩米左右,葉片呈單葉對生,葉全緣有淺波狀,葉片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。樹齡達4至5 年以上的咖啡樹才會開花,花簇生於葉腋,花期在3至4月,但每朵小花僅開約3至5天,開花時香氣濃熟,而花的大小以阿拉比卡咖啡最小,賴比瑞亞咖啡最大。一般花冠顏色為白色,但賴比瑞亞種的咖啡卻可看見同一結果枝上有純白、淡紅色花朵。咖啡的未熟果呈深綠色,果實由綠色轉深紅色表示已經成熟了,成熟期約需6至7個月,最佳採收狀態為果實最鮮紅色的時候,形狀與櫻桃相似,故又稱咖啡櫻桃。果肉為黃白色可食用且帶有甜味,大部分果肉內有兩個種子,有時只有一個種子(稱為圓豆或單豆),果實大小以賴比瑞亞咖啡最大,其次是阿拉比卡咖啡,最小的是羅布斯塔咖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