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產地:台灣原生種
金花石蒜原產於台灣東北部沿海地區,它早期曾是南澳及蘇澳地區到處可見的原生球根花卉,但由於人為不當的濫採外銷日本作為藥用或切花之用,致使原生地種球逐漸消失殆盡。
型態:多年生球根花卉
金花石蒜屬於石蒜科之多年生球根花卉,花色為金黃色,花梗約長40~60公分,每一花序約有6~8朵小花),花型優雅、高貴,又名忽地笑、山金針等,花期約在八至十一月,是本省稀有的原生花卉之一。每年九月至十月為盛花期,花如龍爪,向外反捲,故又名「龍爪花」,花開似朝陽,明艷奪目,金花石蒜為與秋陽爭艷,而綻放出如陽光般燦爛的花朵,嬌姿絢目,增添初秋錦色,在其生長繁盛開花之時,綺麗的模樣相當美妙,恐怕只有宮殿的飛簷,騰空飛耀的尾端能與其比擬;金花石蒜在花謝了以後會長出葉片來;翌年四月葉片枯萎脫落,地下麟莖則進入無葉無花的休眠期,直到九月才再次抽花梗,而完成其每年的傳奇生活史,即是「見花不見葉,見葉不見花」的特性,也因由深埋的土中,忽地竄出花梗,隨即開出美麗花朵,明亮的花色,在綠地上展現其傲人的風情,惹得遊人發笑,這也是「忽地笑」別稱的由來。
是否有毒:否
公園處在花卉試驗中心,復植金花石蒜,也在我們的殷殷盼望下,年年開出動人的金黃花朵。故藉這個機會將金花石蒜的美,介紹給更多民眾認識,以提昇對台灣原生花卉之關愛,珍視本土資源,並維護台灣原生之美等信念。